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今年以來,鄭州高新區緊盯建設千億級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奮斗目標,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打出穩經濟增長政策組合拳,實現經濟體量持續增長、創新生態持續優化、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呈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砥礪奮進新征程,篤行不怠向未來。下一步,鄭州高新區將以“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為總目標,勠力同心、接續奮斗,開拓創新、奮勇爭先,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打出組合拳、激發新動能,全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建設千億級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園區提供有力支撐。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鄭州片區核心區
抓項目促投資
積蓄“進”的力量
仲夏時節,鄭州高新區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呈現一派繁忙景象:塔吊高聳,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工人們爭分奪秒大干快上,熱情高漲……在這片熱土上,人們時刻感受著發展的脈動、奮進的力量。
6月21日,鄭州高新區總投資22.5億元的16個基礎設施新建項目集中開工,進一步推動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為高新區“兩區四高地”建設蓄勢增能。
這些項目包括鄭州高新區道路工程項目14個,總投資2.4億元;鄭州高新區健康產業科創基地配套項目1個,總投資20億元;鄭州高新區光機電產業園屋頂光伏發電項目1個,總投資1100萬元。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能贏未來。今年以來,鄭州高新區一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的影響,另一面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強有力推進項目開工建設,形成盯著項目看、圍著項目轉、扭著項目干的熱潮,有力保障“穩投資促增長”目標實現。
為按下項目建設“加速鍵”,鄭州高新區充分發揮高新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推進工作專班作用,嚴格落實責任,堅持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清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對所有項目實行工程化管理模式,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掛圖上墻,按圖推進,千方百計穩住有效投資。
同時,鄭州高新區堅持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工作“周例會”制度,協調推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進展、重大簽約項目落實和聯審聯批,大力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要素保障問題。今年以來已召開項目周例會14次,涉及議題百余個,安排部署工作超200余項。
此外,鄭州高新區制定《鄭州高新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推進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高新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從謀劃儲備、落地建設、要素保障到考核評比等各項管理辦法,固化各個環節工作制度,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人,以完成年度投資額為目標,倒排工期,對項目年度計劃任務進行逐月分解,動態掌握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預判情況。
河南省國家大學科技園
科技創新賦能
提升高質量發展含金量
6月5日20時50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依次全部進入天和核心艙。令人振奮的是,鄭州高新區企業鄭州航天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為飛船提供了近2/3的電連接器。
該公司研發的“明星”產品——艙外對接電連接器,安裝在飛船與天和核心艙的對接機構電路浮動斷接器上,承擔著兩個航天器之間動力信號、控制信號和通信信號精準傳輸的重要使命,是確保太空環境下“神舟”與“天和”對接成功的重要保證。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力。創新是高新區的先天基因,也是高新區的必然使命。近年來,鄭州高新區秉承創新基因,通過開展梯度培育、創新驅動、數字賦能、金融助力、品質提升、市場開拓、綠色發展、要素保障、平臺支撐、服務優化等10項服務措施,實施“瞪羚”“獨角獸”梯度培育雙十條、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大力度推進創新型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等領軍企業的培育、申報和發展,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發展之路。
數據顯示, 今年1-4月,鄭州高新區新增鄭州市科技型企業192家,占鄭州市的30.6%,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入庫企業1664家,占鄭州市的41.2%。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家,占鄭州市的36%;累計培育河南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76家,占鄭州市的31%。
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基調、新引擎,決定著高質量發展的前景??苿撈脚_是創新的重要載體。今年以來,鄭州高新區錨定建成千億級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奮斗目標,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加快集聚高端創新資源,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推動高水平研發平臺和重大創新基礎設施布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高地。截至目前,鄭州高新區擁有國家超算鄭州中心,國家級研發機構27家,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7家,占河南省的43.7%;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占河南省的70%,河南省級研發機構381家、鄭州市級科研平臺893個。
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
助企紓困解難
穩住經濟增長底盤
“這次疫情來得太突然,多虧有了高新區管委會的周到服務,讓500余名員工及時返崗復工,同時解決了疫情防控、車輛運輸、貨車司乘人員轉碼、物資調配等諸多問題,確保公司防疫生產兩不誤。”5月16日,格力電器(鄭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少武帶著一面錦旗來到鄭州高新區創新發展局,感謝高新區在疫情防控期間,對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給予的大量指導和幫助。
這只是鄭州高新區創新服務、助企發展的一個縮影。2022年是鄭州高新區“萬人助萬企”凝聚合力·服務提升年。鄭州高新區將“問題解決率”和“企業滿意率”作為衡量活動成效的重要指標,牢固樹立“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的服務理念,全力推動“萬人助萬企”活動走深走實,解企業難題,助企業發展,努力穩住經濟運行基本盤。
鄭州高新區聚焦影響企業、項目復工復產的用工、資金、土地、環保等困難,實施“一對一”上門服務,推動企業復產穩產達產。建立復工復產臺賬,梳理問題清單,聽取企業訴求,摸清困難問題癥結,做到“一企業一臺賬一清單”,累計走訪企業1663家次,召開座談會422場,收集各類企業問題567個,推動問題解決559個,問題解決率98.6%。
同時,鄭州高新區加大惠企政策宣傳和貫徹的力度,解讀各項惠企政策舉措,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 讓廣大民營企業知曉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擴大各類利好政策的社會影響力,徹底打通政策措施落實的“最后一公里”,讓惠企政策真正變成企業的福利。
信心比黃金更貴重。為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鄭州高新區持續深入推進“一網通辦”政務服務改革,試點“雙免辦”服務,讓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進一步深入人心,推動企業群眾更‘好’辦事,更‘快’辦事。同時,鄭州高新區選取一批企業和群眾辦件頻次高、辦理情形較為復雜的事項,建設AI審批的“智辦”政務服務新模式,繼續做深做精“全程電子化”“智辦”服務,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極簡易用的辦事體驗,提升政務服務的人性化程度。此外,實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連續推出了容缺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和人防易地建設費、施工圖免審等一系列告知承諾制措施,探索精細化分類審批,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服務水平的顯著提高,各類市場主體蓬勃發展。今年1-4月,鄭州高新區新增市場主體5272戶,總數達70732戶,讓經濟增長的底盤更加穩固。
(責任編輯:韓夢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