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網絡主播行為規范》?!兑幏丁访鞔_,對于需要較高專業水平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此外,《規范》對網絡主播劃定了31條“紅線”,主播不得炒作緋聞、丑聞、劣跡,傳播格調低下的內容,不得引導用戶低俗互動等。
《規范》的發布意味著直播行業迎來了系統性、全方位的嚴格監管。業內人士表示,《規范》或讓直播電商進入新階段,也將吸引更多高質量人才加入主播行列。
戴上“緊箍咒”
近年來,網絡直播節目大量涌現,網絡主播數量快速增長,其在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網絡主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部分網絡主播法律意識淡薄、價值觀念扭曲,傳播低俗內容、散布虛假信息、誘導非理性消費和大額打賞、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違法違規問題時有發生。
財經評論員王赤坤認為,此次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網絡主播行為規范》,表明了政府監管逐漸到位和趨嚴,是網絡直播行業從成長到成熟的標志。
“《規范》本質上還是一種內容監管,這與我國對互聯網生態內容強監管的基本思路一致,而且呈現出越來越專業化和細分化的特點,同時也為進入專業領域的內容生產者設置了一道強制性準入門檻。”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海龍表示。
國家廣電總局人事司負責人就《規范》相關問題回答媒體提問時對“網絡主播”的概念進行解釋,網絡主播是通過互聯網提供網絡表演、視聽節目服務的主播人員,包括在網絡平臺直播、與用戶進行實時交流互動、以上傳音視頻節目形式發聲出鏡等人員?!兑幏丁愤€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合成的虛擬主播列入了參照執行的范圍。該負責人表示,《規范》出臺的目的是引導網絡主播規范從業行為,強化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兑幏丁穼⒂欣谔岣呔W絡主播隊伍整體素質,治理行業亂象,進一步推動網絡表演、網絡視聽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專業內容輸出需持證上崗
最引人關注的是,《規范》在第十三條明確規定,對于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并向直播平臺進行執業資質報備,直播平臺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
“現在一些活躍在金融、經濟、法律領域的自媒體,接下來可能會在平臺審核中,因為不具備專業領域的職業資格,不得不退出這一領域。”夏海龍說,在各種短視頻平臺上也有相當數量的大V大號在積累相當數量的粉絲后,開始做內容變現。但是這種內容變現的過程中,如果主播不夠專業,就會對用戶產生很大的迷惑性和誤導性?!兑幏丁穼@樣一些有不良目的的自媒體將起正本清源的效果。
為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IP孵化專家、互聯網博主史潔認為,直播平臺需要較高專業水平的直播個人,在賬號入駐后進行認證的過程中,平臺已經在必須填寫的信息中,明確提出需要填寫個人認證信息的要求,包括資格證書等。
夏海龍認為,引導主播靠專業能力輸出作品來提升影響力,將起到類似凈化器的作用。不合格主播退出后,“這些空缺的市場,將有更多職業群體進來。他們將利用專業能力給用戶呈現真正優質的、知識性的、高水平的、理性的內容。”
《規范》對主播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包括主播的修養、氣質、人格魅力、知識的積累和專業程度。夏海龍認為,《規范》的出臺會導致一些退出專業內容領域的自媒體主播轉而選擇文娛領域,這將使文娛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獲取用戶和流量的難度和成本也將越來越高。相反,專業內容領域將迎來一個靠量、靠智、靠精細度作為競爭力的藍海市場。
(責任編輯:韓夢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