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大賽自3月份啟動以來,共吸引了全球300多個優秀項目報名參賽。晉級總決賽現場的15家企業盡顯實力。從領域上看,15個項目涉及智能制造、AI芯片、IoT、智能硬件、5G通信和交通、無人車、光學傳感等前沿領域,科技創新、科研能力的門檻要求甚高。從團隊構成看,這些項目核心團隊基本來自國際國內名校、名企,其中不乏麻省理工、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員以及榮獲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的科學家團隊。
例如,星倫物聯是一家面向“新基建+特種場景”應用場景端到端項目落地的物聯網應用開發商,致力于打造業內領先的低代碼新基建/工業物聯網應用平臺。主要產品Astra平臺通過少量代碼即可高效編譯生產與研發領域的核心工業軟件,效率提高3-4倍,成本下降50%。其落地行業場景解決方案包括汽車行業燈塔工廠、化工行業智慧園區、軌道交通智慧工地、礦山智慧安監、車聯網監控、智慧化工等。
極展科技是一家來自于美國的高科技創新公司,專注于柔性可拉伸電子器件設計與制造。在北京冬奧會期間,該公司與安踏合作,研發和生產的柔性電池和彈性加熱片能夠在零下25℃的雪地里持續提供2.5-5個小時的發熱保溫效果,讓運動員的雙腳不懼冰雪的寒冷。
超目科技針對先天性眼球震顫研發完成了一套眼部肌肉神經刺激器,填補了全球醫療空白,是首創且惟一的、治療眼球震顫疾病的三類有源醫療器械。目前該產品已經處于型式檢驗和動物試驗階段,預計2024年底產品可獲批上市。
在商業實踐上,總決賽的獲獎團隊不少已在國際上嶄露頭角。藍胖子機器智能與國際行業巨頭深入合作,金石三維的技術產品遠銷到歐美、亞太、中東的多個海外國家。從融資能力看,坎德拉B輪獲得投資3.75億元,中科慧遠視覺技術B+輪、C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數億元。大賽進行期間,金石三維完成了C、C+及D輪投資共計2.3億元,靈犀微光獲億元級B輪融資。
大賽評委對參賽項目給予高度的評價。元禾原點合伙人樂金鑫表示,本屆決賽路演項目具有代表性,體現了智能制造領域的高水平。尤其是,這些項目在當下的商業環境中,更加關注的是相關技術和產品在產業化過程是否能夠給產業鏈上下游帶來價值,這就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這些優秀項目組成面向數字經濟、信息文明新時代的矩陣,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智能制造光輝的未來。”匯芯投資總經理王少華表示,參賽項目創新性強、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每一個路演都非常好地展示出了項目的優勢亮點。
“本次大賽是寧波市海曙區加速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培育智能制造產業生態、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寧波市海曙區政府黨組成員,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管委會副書記、副主任張盈軍表示,大賽參賽項目除了可以獲得不菲的獎金,還將得到寧波市海曙區的政策扶持,包括房租、資金以及投資方面的補助、補貼和獎勵等。
據悉,寧波市海曙區已日益成為智能制造人才集聚高地和創新創業的熱土,目前已經落戶阿里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帶動超過百家相關企業入駐,智能制造產業生態正在加速構建。2021年,海曙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1400.63億元,繼續躋身“中國百強區”行列。
(責任編輯:韓夢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