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1991年獲批復的第一批國家高新區,合肥高新區從曾經阡陌縱橫的郊區農田,發展成為活力四射、功能日益完善的現代化新城區;從起步之時名不見經傳,到世界矚目的中國聲谷、量子中心;從建設初期的百業待興,到基礎設施基本完善、配套服務基本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新區。
新型研發機構打通傳統壁壘,匯集政產學研資源,合理糅合原始創新、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企業孵化等多個功能,建立了一套從上游的源頭創新到下游產業化的全產業鏈體系,推動科研機構在發展模式、管理體制、運作機制方面不斷變革創新。本文就武漢東湖高新區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情況與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就其如何加快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以合成生物學、腦科學、再生醫學等為代表的生命科學領域孕育新的變革。
《國務院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將國家高新區定位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新時期“兩區”定位賦予國家高新區新的使命。
2018年11月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發展帶來 重大機遇 ,長三角滬蘇浙皖三省一市11家軟件產業基地在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共建共享、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有益探索。
對標《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擘畫的戰略定位,蘇州市正在加快“滬蘇同城化”建設步伐,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力打造聚集全球各類創新要素的東方“新硅谷”,蘇州高新區將圍繞“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國際化創新高地、高端化產業高地、現代化治理高地”的發展目標貢獻高新力量。
建立統分結合的“一園多區”管理體制與發展模式,將是國家高新區發展的必然選擇,可有效破解高新區發展的空間瓶頸,調動各城區的積極性,根據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和要求,建設不同特色和優勢的園區,有利于高新區可持續發展。
創新創業型社會是各級政府奉創新創業服務與管理能力為核心能力,能夠持續激發各類組織與個人的創新創意創造創業精神,基于創新創意創造創業資源充分共享而大量孕育創新創意創造創業活動,規?;趸a生創新創意創造創業群體,進而帶動形成創新創造事業蓬勃、勞動就業比較充分、經濟發展頗具張力與后勁的社會。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行業的發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網絡經濟平臺經濟卻逆勢上揚,足以說明數字經濟巨大的發展潛力。本文以南昌高新區為例,探討了國家高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前景。
近年來,我國提出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國家高新區經過30多年的發展,以其獨特發展路徑與創新模式提供了中國創新樣板。該文認為,中國國家高新區擔負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任,不斷拓展有利于創新發展的5種創新能力,構筑出獨特的創新網絡體系,其“五力創新模型”構成了國家高新區發展的范式。
無錫國家高新區發展研究院積極承擔時代賦予國家高新區的戰略政策方案儲備重任,圍繞高新區的發展戰略、發展思路、發展熱點開展理論研究和決策咨詢,彰顯新型智庫的體制、機制和人才優勢,提高咨政建言的建設性和有效性,為高新區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2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握“高”的要求,更高水平、更大力度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實現“新”的作為,全面激發創新創造創業活力,奮力推進現代化新湖南建設,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實體經濟事關國家發展本源,是國際競爭合作中贏得主動的根基。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把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三十多年來,國家高新區始終牢記“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歷史使命,堅持發揮先鋒、引領和試驗田作用,不斷深化“小政府、大服務”的理念,形成了良好的管理體制機制,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前所未有的胸襟氣魄和遠見卓識,對創新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戰略、新論斷、新要求,以前所未有的戰略定力和果敢決斷,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一系列創新的重大舉措,以前所未有的實施力度和緊密步驟,夯實發展新基礎,開辟發展新空間。
中國于2021年9月16日正式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CPTPP),是中國對外經貿關系領域的重大標志性事件。與以往中國加入的經貿協定相比,CPTPP有何不同?加入CPTPP對中國有何意涵?
開發區是招商引資的主平臺、產業發展的主引擎、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也是項目集中、要素集聚、資金密集、廉政風險較大的“風口浪尖”。
2021年金秋九月,在建黨百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出席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看望慰問干部群眾,充分體現了對陜西發展的高度重視、對家鄉人民的深情厚愛。
“十三五”期間,湖南省新增郴州、常德和懷化3家國家高新區。截至“十三五”期末,湖南省共有8家國家高新區,數量位居全國第6位,中部6省第3位。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湖南省國家高新區經濟增長質量不高。